身在职场人与人之间能力虽有差距,背景关系虽有云泥之别,但真正拉开彼此之间差距的而是对“信息”重视。
先说能力差距,至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讲,能力有差异,但在相同的环境中,差距根本无法拉开,比如,公司就是这个平台,同事能销售100万,你哪怕能力再强能销售1个亿或者10个亿吗?
再谈关系、背景,确实存在着极大的差异,虽说存在一定的“不公平”,但起点从来不是终点,总是会出现把彼此之间距离拉近的情况。
(相关资料图)
对于大家情况差不多的情况下,拉大彼此之间的距离;对于原本差距很大,但距离被逐渐拉近的关键,在于“信息能力”。
上下级之间存在“信息差”,是因为职位导致;穷人与富人存在“思维差”,是因为获取信息的渠道导致。
能比别人收集到的信息多,信息早,就更容易获得先机。 这其中包含了两个层面:
获取信息的渠道:
人们经常会问:“谁说的?”同样一件事从不同人那里获得,效果会截然不同。
比如,“下个月我们要涨工资了。”肯定会有人问:“谁说的?”如果答案分别是普通员工说的与领导说的,谁的可信度更高?
所以,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重要,就像房地产刚刚开始上涨的时候,想必许多人都听到过,但是每个人之所以行为不同,是因为获取信息的渠道差异,如果是某分量极重的人说做出决定自然也会更果断一些。
获取信息的方式:
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,其中分为主动获取与被动获取。被动获取是别人强行灌注给你的信息,主动获取信息自己通过渠道,获得信息过程。
职场上,下属刻意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,作为领导就是被动接受下属信息,而领导通过别人了解到下属,在自己观察之后获取下属信息,属于主动获取。
获取信息多少是一种能力,比别人更早、更多的获取有效信息,在一点点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。
获取信息,已经可以赢得部分先机,但如果没有对“信息”判断能力,再多的信息,也不过就是“信息”的堆积而已。
在占有信息差不多的情况下,谁对信息更敏感,能做出比别人更为精准和深远的判断,谁就会领先一步。
比如,公司五年一次的竞聘前,下发通知:公司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中层管理者,为了达到有效融合的目标,现进行轮岗,轮岗名单如下:A到B部门轮岗,任XX职务,B到C轮岗任XX职务……为期半年。
看到这个信息,有些人觉得就是简单的轮岗;有些人判断是领导安排的提前内定岗位;有些人却判断,只是给部分内定岗位,有些人只是为了迷惑大家,轮岗结束后就开始竞聘,让某些人有所准备,竞聘时不要超出范围。
获得同样的信息,每个人对“信息”做出的判断不同,行为必然也会存在差异。有些人会从获得“信息”中,提取出对自己有用的内容,有些人听到就是听到了。
人与人之间的差距,也会在每次对“信息”判断中逐渐拉大彼此的距离。
在占有信息和局面判断差不多的情况下,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想象、设计和计算出更优的策略。
可以简单的理解为,效率与有效性。
《教父》中提到的一句话:“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,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。”
可见,有些人迟钝,有些人敏感。敏感的人对信息判断的效率高,可以更早的占据先机,而那些迟钝的人,当反应过来的时候,或许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间。
不过,事无绝对,判断效率高可以更早的占据先机,但判断有效性可以占据更好的位置。
“效率”可以弥补获取信息渠道不足带来的影响,而“有效性”则可以弥补判断“效率”低而导致的落后。
对信息判断效率高低,决定了是否可以更早的占据先机;而对信息判断的有效性,却可以在占据先机的情况下,有更好的行为方案。
对信息判断效率高,且具有效性,关键还要在执行才能得到最终想要的结果。
亲身经历的一件事,1999年刚上大学时,那时8台电脑就可以开一个网吧,同学们在一起聊天时,也曾经说过:“要不合伙开一个网吧,能把生活费赚出来。”
这个想法很多人想过,也聊过,可惜只有一个同学当时去做了。不过,他没有合伙开网吧,而是自己借钱,从8台电脑做起,大学4年时间,他从8台电脑一直做到600台电脑网吧老板。大学毕业时,他已经赚到了第一桶金。
再好的想法如果没有执行,也不过是空想,许多人对“信息”判断没错,可惜却没有付诸行动,最终错失良机。
事情永远都是做出来的,而不是仅凭想象就能够实现的。 很客观的讲,大多数人都是思想的巨人,行动的矮子。
有些人在指点江山,有些人却在打拼中搏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。如果你能把自己每一次的想法都付诸实践,哪怕暂时没有成功,也必然积累了大多数人不具备的经验以及阅历。
从小我们就经常在说:“时刻准备着!”可谁有真正的时刻准备着呢?就拿20年前的房地产来讲,哪怕明明知道房地产会涨价,但还是会有许多人拿不出钱来买房子。
哪怕已经获取了“信息”,也做出了准确的判断,但一定就能够接得住吗?明明看到机会就在眼前,只要抓住就能改变人生,可有多少人能真正的把握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呢?
无论是物质上、知识上、技能上、人脉、资源……这些都需要在平时积累,在关键时刻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。
人们常说:“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。”说起来简单,但真正在不断积累的人却极少。积累就像是存零钱一样,当时存一点或许没有太大的感觉,但长年累月下来量变就会产生质的飞跃。
积累足够的“资本”,在“每一次”中逐渐积累,当时机到来的时候,才能让“信息”的作用发挥到最大。
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之所以会越来越明显,关键在于对“信息”的获取、判断、效率、有效性以及是否付诸行动中体现。让“信息”能够发挥到最大作用的根基,是在积累中逐渐显现其作用。如果你也能做到这些,或许暂未成功,但也一只脚也跨入了那扇门。
Copyright@ 2015-2022 南方文娱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粤ICP备18023326号-21 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